溫濕度測試儀實時監測空氣中的溫度與相對濕度,為環境控制、工藝保障、物品保存提供關鍵數據。其測量精度直接影響產品質量、實驗結果與設備安全。然而,
溫濕度測試儀若使用不當,易導致讀數漂移、響應遲緩或數據失真。掌握科學使用方法,是激活其精準感知力的關鍵。

一、正確選型
根據需求選擇合適類型:
便攜式:帶探頭,用于現場巡檢;
壁掛式/臺式:固定監測,帶數據記錄功能;
高精度型:精度±0.3℃/±2%RH,適用于實驗室;
防爆/防水型:用于特殊環境。
確認測量范圍(如-40~80℃,0~100%RH)滿足工況。
二、科學安裝
位置選擇:避免靠近熱源(暖氣、設備)、冷源(空調出風口)、門窗或陽光直射。
高度合理:一般安裝于1.5米高度,接近人體或物品所處環境。
通風良好:傳感器周圍應空氣流通,避免密閉死角。
遠離干擾:避開強電磁場、腐蝕性氣體或高粉塵區域。
三、規范操作
開機預熱:長期存放后,開機預熱15-30分鐘,待讀數穩定。
避免觸碰探頭:手溫或呼吸會影響測量,尤其在低溫高濕環境。
動態監測:若環境變化劇烈,等待讀數穩定后再記錄。
多點測量:大空間應布設多個測點,取平均值,避免局部異常誤導。
四、定期校準
建議周期:每年至少校準一次,高精度場合每6個月;
校準方法:送至計量機構,或使用標準恒溫恒濕箱比對;
冰水法簡易驗證:將探頭置于碎冰+水的混合物中(0℃),讀數應在±0.5℃內。
五、日常維護
清潔探頭:用軟毛刷或吹氣球清除灰塵,切勿用水沖洗。
保護濕度傳感器:避免長時間暴露于高濕(>95%RH)或冷凝環境,防止結露損壞。
更換電池:低電量會導致讀數異常,及時更換。
妥善存放:長期不用時,取出電池,存放于干燥環境。